原標題:失業率3.1%、就業不足率1.2%,從團體抗議到街頭暴力,中國香港經濟持續惡化
優財網11月20日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今天(18日)公布,香港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7月至9月的2.9%上升至8月至10月的3.1%。就業不足率也由1%升至1.2%。
中國香港經濟情況繼續惡化,勞工市場進一步放緩,總就業人數的按年跌幅擴大。與上一個期間比較,大部分行業的失業率均有所上升。與消費及旅游相關的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進一步上升至5%,是2017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業人士的失業率,上升至6.1%,為超過6年來的高位。建造業,尤其是從事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的人士的失業率顯著惡化。
失業率被視為落后指標。通過失業率指標可以判斷一定時期內全部勞動人口的就業情況。一直以來,失業率數字被視為一個反映整體經濟狀況的指標,而它又是每個月最先發表的經濟數據,所以失業率指標被稱為所有經濟指標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場上最為敏感的月度經濟指標。
在中國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中,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1950年以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從50年代起香港開始工業化,到1970年,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標志著香港已從單純的轉口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了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推行經濟多元化方針,香港金融、房地產、貿易、旅游業迅速發展,特別是從80年代始,內地因素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業大部分轉移到內地,各類服務業得到全面高速發展,實現了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的第二次經濟轉型。
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經濟比較發達。2019年3月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 Index)中,香港位居第三名,僅次于倫敦與紐約。2012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2年金融發展報告》,香港連續兩年高居榜首 [38] 。截至2019年,香港連續25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
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香港實行低稅率的簡單稅制,個人薪俸稅超過免稅額后按不同比例計征,最高不超過17%,不考慮特殊抵扣情況的公司利得稅的稅率為16.5%。
2018年,按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達28453億港元,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同比實際增長3%;按市價計算的人均本地居民總收入為40.09萬港元,屬于高收入經濟體。2018年,基本通脹率為2.6%,物價處于溫和增長態勢。2018年底,勞動人口397.8萬,失業率為2.8%,維持全民就業狀態。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保持在90%以上。
優財金融網(UCAI123.COM)為您延伸閱讀:
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
原標題:失業率3.1%、就業不足率1.2%,從團體抗議到街頭暴力,中國香港經濟持續惡化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