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三次“豁免”,美國商務部發布中國企業華為與美國企業合作90天延期許可
優財網11月19日報,美國商務部當日發布公告,宣布發布90天延期許可 ,允許美國企業繼續與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業務往來。這是美國政府自今年5月把華為列入管制黑名單以來,第三次宣布“豁免”華為。
在美國鄉村地區,許多電信運營商購買華為設備,特朗普政府第三次“豁免”華為意味著這些企業可以繼續采購華為公司產品。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聲明中說,“延期許可將允許電信運營商在一些美國最偏遠鄉村地區提供服務,否則,這些地區可能會陷入一片黑暗”。
此前特朗普政府只準備給予華為兩周的許可延期,但這一計劃在上周末發生了改變 ,而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更長時間的延期,只是由于監管措施還未最終敲定。而華為董事長梁華18日對美國CNBC表示,不管美國會不會延長豁免令,對華為的影響都“非常有限”。
想拋棄一家中國公司,可能并不像特朗普政府想得那么容易。美國政府將于當地時間18日發布90天許可延期 ,允許美國企業繼續與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業務往來。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美國政府自今年5月把華為列入管制黑名單以來,第三次宣布“豁免”華為。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清單”,禁止其采購美國產品,也禁止美國企業購買其設備及服務。禁令給依靠華為設備和配件的美國鄉村電信企業以及依靠向華為出售產品的美國企業帶來問題。為了給他們適應新禁令的時間,美國商務部發布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繼續做生意的臨時許可。今年5月22日和8月19日,美國先后宣布延后施行“實體清單” ,時間均為90天,11月18日若再次延期,將是華為獲得的第三次“豁免”。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上周宣稱,華為和中興“不可信任”,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預計本周將就是否禁止美國企業利用政府補貼采購華為或者中興設備進行投票。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上周對美國福克斯新聞坦言:“很不幸,我們的鄉村電信運營商非常依賴華為的3G和4G網絡。 鄉村通信服務已經存在很多問題——我們不希望它們被淘汰。因此,臨時許可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讓這些運營商繼續運營。”華為美國首席安全官安迪.珀迪15日告訴福克斯新聞網,正如羅斯所言,美國鄉村電信發展不足,“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可能導致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
在華為被列入黑名單前,美國議員提出一項議案,提供至多7億美元資金,幫助美國電信運營商撤下包括華為在內“存在安全風險”的中國公司設備。十多家依賴華為網絡設備的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隨后與愛立信和諾基亞商討更換中國設備的事宜。但是他們一直依賴廉價、高質量的華為或中興移動網絡設備,轉換供應商并非易事。
諾基亞與愛立信的分析師和高管均表示,兩家公司近年來都在財務上陷入困境,它們的定價沒有華為便宜。如果沒有折扣,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將負擔不起。美國電信分析師恩特納表示,農村地區的運營商利潤本就不高,如果無法承受新移動網絡設備的價格,這些運營商將不得不關閉移動網絡,并面臨倒閉風險,這意味著基礎通信可能會從這些地區消失。
華為的美國產品供貨商日子也不好過。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華為1/3的供應商是美國公司,包括英特爾、美光、高通、博通、賽思靈、偉創力和英偉達等。去年,華為向美國公司采購了價值110億美元的零部件和軟件。在新的禁令下,一些公司已下調今年的銷售預期。
博通在禁令實施后的第二個月就預測,受美中貿易戰以及華為禁令的影響,該公司今年營收將減少20億美元。 報道稱,博通的預測是迄今為止美中貿易戰對全球行業所造成損害的最為堅實的佐證。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美國商務部的臨時許可不涉及英特爾、高通等美國半導體供應商與華為之間的重大交易。這些交易仍需申請出口許可。美國芯片生產商認為,華為手機使用的半導體多數在世界市場上都能獲得,向其出口不代表國家面臨安全風險。美國半導體產業抱怨,出口禁令傷害美國企業 ,等于把市場拱手讓給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競爭對手。
特朗普政府的華為禁令讓美國企業極度困惑。禁令發出5個多月后,華為的業務依然活躍,而美國企業依舊不知道,到底能否與這家中國企業繼續合作。美國科技公司的高管這幾個月來一直在與政府官員閉門磋商,他們告訴特朗普的官員們,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傷害他們的業務。
盡管被美國制裁,華為前三季度的收入依舊增長24% 。與此同時,美國阻止華為參與全球5G的努力也沒造成重大影響:華為已經獲得全球60個5G商用合同。美國盟友對待華為的態度似乎在松動。新西蘭最大電信公司“Spark”18日表示,公司放棄僅依靠華為提供5G服務的計劃,不過仍將華為列入三家首選設備供應商名單。新西蘭情報機構去年11月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拒絕Spark使用華為設備的計劃。
盡管受到一些議員的壓力,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18日在內閣會議前明確表示,拒絕美國將華為排除在德國5G建設之外的要求。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拒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的要求,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和下薩克森州州長也公開支持華為。
“華為沒有淪為貿易戰的犧牲品”,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盡管面對特朗普政府時斷時續的敵意,但華為的營收數據表明,科技冷戰沒有妨礙該公司,而美國的敵意有助于增強中國國內對華為的支持。中國移動把約一半的5G設備訂單給了華為,中國在科技方面的自給自足可能會因此加速,而不是被貿易摩擦所阻礙。“就像尼采所說,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華為在企業業務領域,踐行業務驅動的ICT基礎架構(BDII)行動綱領,引領企業IT向云架構和企業網絡向SDN轉型。華為堅持被集成,與客戶、伙伴聯合創新,引領云架構的IT系統,全球眾多財富500強企業已選擇華為,包括工行、建行、德國鐵路集團、奔馳、大眾等。截至2015年底,華為云計算的企業級合作伙伴達500多家,服務于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客戶,覆蓋政府及公共事業、運營商、能源、金融等行業,部署超過140萬臺虛擬機。在全球部署660個數據中心,其中255個為云數據中心。
華為聚焦在ICT領域的關鍵技術、架構、標準等方向持續投入,致力于提供更寬、更智能、更高能效的零等待管道,為用戶創造更好的體驗。在未來5G通信,網絡架構,計算和存儲上持續創新,取得重要的創新成果,同時和來自工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的伙伴緊密合作,引領未來網絡從研究到創新實施。還與領先運營商成立28個聯合創新中心,把領先技術轉化為客戶的競爭優勢和商業成功。
華為將主流國際標準與產業緊密結合,與全球主流運營商密切合作,為做大ICT產業做出貢獻。華為推動WRC-15為IMT新增至少500MHz全球頻段,發布5G技術Vision白皮書;在SAE/PCC領域推動網絡能力開放、Service Chaining等重要議題;領跑NFV標準,推動ICT融合標準生態環境;促進Carrier SDN產業孵化;推動更易互聯互通、適當增強的IP/Internet領域安全原則;引領Flex- OTN標準,是100GE/400GE以太網標準的主要貢獻者;在IEEE 802.11啟動和引領下一代WiFi標準的研究。
優財金融網(UCAI123.COM)為您延伸閱讀:
華為1996年進入香港;1997年進入俄羅斯;1998年進入印度;2000年進入中東和非洲;2001年迅速擴大到東南亞和歐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進入美國。
截止2016年底,華為在全球168個國家有分公司或代表處;同時,依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能力優勢,在美國、歐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地區構建了16個研究所,28個創新中心,45個產品服務中心。華為有7萬多人的全球最大規模的研發團隊,每年銷售額10%投入研發,累計獲得專利授權36511件。過去10年,華為累計研發投入250億美金。
在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市場網絡與研發平臺上,產品的研發需求來自華為,架構由歐美頂尖專家設計,硬件由華為中國團隊完成,軟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擔,制造主要由富士康公司完成,最后再在華為的全球市場網絡進行銷售。
2015年,華為支持客戶1500多張網絡的穩定運行,保障全球130多個重大事件/自然災害網絡穩定。
原標題:第三次“豁免”,美國商務部發布中國企業華為與美國企業合作90天延期許可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